(通訊員 陳燕湘 唐潤豪)2月17日,金洞管理區舉辦以“打造自然資源資產組合包,激活金洞要素供應新渠道”為主題的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調度會。會上,推介了湖南省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第二批項目之一——“永州市金洞管理區白水河流域生態文化旅游項目森林+土地+水+碳匯指標組合供應資產包”項目,發展前景得到了參會領導和單位的高度認可。這是該區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自然資源資產配置方式的又一創舉。
此次推薦的項目位于永州市金洞管理區中部,面積56694畝,涵蓋森林、土地、水流三類自然資源。資產組合包由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林地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國有農用地的使用權(水資源)、生態系統碳匯權益指標等權利組成。資產組合供應包上架入市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通過景區綜合服務區內的住宿、會議、購物、餐飲、收費停車等方式變現;林地經營權可通過旅游觀光直接變現,也可由林地生態系統碳匯用于普惠性碳匯開發交易。實現了對多個門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統一配置,促進資源高效利用。
金洞是生態大區,自然資源是生態產品的生產載體和供給主體,目前生態產品仍存在“歸集難”、“度量難”、“配置難”、“變現難”等問題。通過組合供應,從過去單一土地、礦產資源的出讓,拓展至“山水林田湖草”等農用地、生態碳匯、生態種植和旅游觀光等多個領域,為經濟社會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復合型自然資源資產商品,將有效打通“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難點、堵點,推動生態康養、生態文旅等綠色經濟發展。
“整體來看,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能兼顧經濟、生活、生態等多元需要,增加財政收入和地方老百姓收入,助力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區黨委書記陳莉說道。“下一步我區要立即成立工作專班,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突出金洞的優勢和特色,進一步創新模式和方法,在碳匯監測核算和資產整體評估、資產配置保值增值等方面探索形成一系列符合金洞實際的政策制度和技術規范。”
來源:今日永州
編輯:陳靜